感谢一直以来关注我们的家长、学员、以及爱好琴筝音乐的朋友们!
转眼间,“筝和天下琴筝艺术”公众微信平台开通已近一年,在这一年里,我们与大家分享了我们的成长与收获,分享了学习中的各种心得,分享了生活中的许多感动。一路有您,温暖而充满动力!
为了帮助学员们更好地记录音乐学习道路上的成长与进步,帮助她们记录一路上的美好回忆,“筝和天下琴筝艺术”公众微信平台特推出了【我与古筝(琴)的故事】专栏!
一份快乐,两人分享,就成了两份快乐!
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心灵的感动吧!
本期,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初一学生张*桢的一篇学习总结。

时间如白驹过隙,暮然回首,我学习古筝已然一年稍稍有余。回望这一段,一种微妙的感觉在心底漾开。
指尖轻拂过雁阵般的琴码,依稀记得一首小诗,想寻找重温,却是无奈,竟忘记了名字——“弹筝北窗下,夜响清音愁。弦高弦易断,心伤曲不道。”正是这首小诗,结下了我与古筝的初识。朦胧中,我仿佛看到了清冷的月光下,身着一身青衣的人,坐在筝旁,青葱一般的十指轻轻弹拨,声音如怨如诉,好似弹尽心中无尽事。回到现实中,这种情缘便悄然在心底开了花,而我,用心听到了花开的声音。
后来,我便怀着这样的一颗心走上了学筝之路,我了然,这一路上,暴风骤雨我都会遇到,但我坚信,终有一天会柳暗花明!
除了信念,也是缘,也许是与筝的缘,也许是与月下那个清冷的人结下的缘分,又或许是与其他的什么有关吧,但我不知道,我也不想知道,因为上天已经带着我,走向了筝。我亦然不会辜负。
沏上一杯清茶水,我继续想着。
在这个繁华但浮躁的俗世中,仿佛一切都看不透也摸不着。正如有首歌的歌词所说:“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,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”,那么有人可能会问,“我们失去了什么?”我想,应该就是一份宁静吧,在这凡尘俗世中,谁都不会注意,放慢脚步,甚至是回头看一看身后的风景,也许,人们只会认为在道观,在杳无人烟的山际,在清净的小路上,才会有短暂的宁静,并且在那短暂之后,便又要去追逐,去得到些什么。
我并不是要逃避,也不是要放弃追逐,只是想要,在这场注定没有尽头的征途中寻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,体味着其中的美与深度。让灵魂净化,透明,如果可以直白一点,那么这种方式就是古筝,不论是听,还是弹,都可以让我将身后的光环,标准一一退去,只是多余的尘埃,纷纷落地,不用再背负什么,风轻了,云淡了。这可能就是筝的力量吧。
其实,我一直在寻找,寻找一个理由,普天之下,那么多乐器,那么多爱好,为何我却只取这一瓢饮?可能,是因为一种味道吧。
不同于吉他的暴躁,古筝以一种脱俗的姿态在我面前绽放,多的,是一种历史的底蕴。它的每一个音符,都好像在诉说着一段段或欢愉,或愁苦的历史,想想看,或许有一个人,在千百年前,弹着与你此时一样的曲子,难道这还不够奇妙吗?
我确凿找不出一些具体的事,来说明我喜爱古筝,但是,我找到了这些理由,亦或许,是目的,正是因为如此,我才开始,继续,直到更远的未来。。。。。。
(文章原创作者筝和天下学员张*桢)